當前位置:探秘志 > 歷史趣聞 > 正文

關于關羽的成語典故:憫冤除豪和桃園三結義(尊稱武圣)

我國古代有許多的英雄豪杰,特別是三國時期,那可是人才輩出,這些里邊不僅有好多厲害的一方霸主,也有許多素有盛名的將軍,而關羽就是其中一個,由于《三國演義》的渲染,使得關羽成為了這些英雄中人氣奇高的一位,后來還有許多關于關羽的成語和典故呢。

關于關羽的成語典故

關羽在古代十分受人推崇,在死后人們還把他尊稱為關公,后來甚至被一些皇帝尊為了“武圣”,就連宗教中也有關云長的一些身影,關羽被儒教尊為關圣帝君和文衡帝君,佛教也尊稱他為護法伽藍菩薩,又被稱為伽藍神,還被稱為蓋天古佛,被道教尊為協(xié)天大帝、翔漢天神等等,在三教中有如此高的地位,就更別說在民間有多大的名聲了。

雖然“義薄云天”和“身在曹營心在漢”都曾被拿來形容關羽,但是其實這兩個成語和典故和關羽沒有特別大的關系,跟關羽扯上關系的最出名的成語典故應該就是桃園結義了,出自羅貫中的《三國演義》中,他的作品的第一回合就是關于“桃園三結義”的,當時關羽、劉備、張飛三個人在涿州相遇,一起打仗后更是患難與共,更加心心相惜起來。

于是大家就想著結拜成異姓兄弟,就在張飛的家后邊的桃林中結拜,三人還發(fā)了著名的誓言,也就是:“不求同年同月生,但求同年同月死”,桃園三結義在后世還一直是一段佳話,有許多人效仿他們的行為,不過這些人能做到像關羽一樣有義氣的并不多,關羽是真的做到了義薄云天。

憫冤除豪也與關羽有關,相傳關羽出身貧窮,不過小的時候是以打鐵為生的,于是很有力氣,并且為人仗義,有一次聽說有人的女兒被人強占,于是直接殺死了惡霸,并解救出不少的良家婦女,這也是關羽平生的第一義舉。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關羽的后代怎么樣了?

分享至:

歷史趣聞相關

郵箱不能為空
留下您的寶貴意見